上交所稳步推进新兴产业板筹建
2015-09-25 14:07:22 来源:中国证券报
近期,市场对上交所推出战略新兴产业板的预期再度升温。据悉,上交所正按照既定进程,稳步推进新兴产业板筹建,更多细节逐渐明朗。业内人士预计,新兴产业板有望在明年上半年与注册制同步推出。
今年上半年,对尽快推出战略新兴板事宜,业内一度很乐观。6月17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建立战略新兴产业板。随后,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于6月26日表示,要通过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战略新兴板,与创业板错位发展。据接近监管层人士透露,战略新兴板可望于明年上半年在证券法颁布后与注册制同步推出。相关券商也已着手筛选和储备上市资源。然而,随着6月底以后沪深市场股指波动加剧,市场对新兴产业板能否如期推进仍存在一些疑虑。
最新消息显示,上交所已筹备成立新兴产业板注册中心,人员和设备也已到位。在未来注册制正式出台后,审核权将下放到交易所。上交所将对新兴产业板上市企业进行独立审核,审核周期初定约6个月。6个月之中,若企业有融资需求还可以选择发行企业债、进行股权融资等。另据透露,新兴产业板吸引了大批符合条件的创新型企业,近期屡见不鲜的中概股私有化案例,也被普遍认为是在为回归国内市场、登陆新兴产业板作准备。
分析人士指出,推出战略新兴产业板,是中国经济改革与转型的现实需要,是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迫切需要。中国政府正致力于推动创新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只要这一逻辑不变,新兴产业板的推出就是必然的事情,不会因为市场的一时波动而停止。
据上交所副总经理刘世安日前透露,上交所筹划战略新兴产业板已有多年。新兴产业板建设方案有定位、上市条件、制度安排等三大核心内容,主要服务于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 、可再生能源以及生物科技等行业。区别于主板和创业板现有的制度安排,新兴产业板的最大看点,在于其对上市条件的重新设置。
刘世安表示,战略新兴板将重点服务于已跨越了创业阶段、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兴产业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尤其是这两类企业中战略意义明显的企业。他强调,我国资本市场现有的市场体系和发行制度更多考虑传统企业特点,缺少专门针对新兴企业的制度安排,导致新兴企业难以进入资本市场。同时,一大批尚未盈利的战略新兴企业,因不符合境内资本市场现行的发行上市条件,难以获得融资支持。建设战略新兴板,可为这类企业提供国内资本市场平台,支持它们更好地发展业务。
作为诞生于一定历史时期且主要服务于传统企业特别是传统国有企业的主板市场,功能定位决定了其制度架构,其中上市条件注重资产规模和当下的盈利能力,这对支持传统企业融资发展、保障主板市场的投资价值,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但面对近年来创新型经济蓬勃兴起的世界经济竞争新格局,面对创新型企业的融资需求,这一条件已经不能适应需要。这也是此前一批代表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方向、具有巨大潜在发展空间的创新型企业特别是互联网企业不得不出走海外资本市场的主要原因。因此,上市条件的重新设置,将是新兴产业板功能实现的前提条件。
据悉,上交所新兴产业板拟设置四套财务方面的上市标准,更注重市值标准,充分体现对不同类型、不同模式和处于不同阶段创新企业的包容。这四套标准中,保留一套盈利标准,“市值+净利润+收入”,但缩短了盈利期限要求。新增三套市值标准,分别是“市值+收入”、“市值+收入+现金流”、“市值+权益+总资产”。初步的方案是,在“市值+净利润+收入”标准下,要求市值不少于2亿元、连续两年盈利,净利润不少于1000万元;或最近1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同时最近1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此外最近一期期末净资产亦不少于2000万元。在“市值+收入+现金流”标准下,要求市值不少于10亿元,最近1年营业收入不少于1亿元,最近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累计不少于2000万元。在“市值+收入”标准下,要求市值不少于15亿元,最近一年营收不少于1亿元。“市值+权益+总资产”标准要求市值不少于30亿元,且最近一期末总资产不少于3亿元,净资产不少于2亿元。分析人士认为,虽然这些具体标准与最终出台的方案会有出入,但总体的思路应不会有大的改变。
至于上市资源,事实上,从券商传递出的信息来看,已有相当多企业表现出浓厚热情。根据上交所的安排,在战略新兴板设立初期,将以“十二五”国家战略性产业发展规划为依据,重点支持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大发展领域企业,以及科技创新型企业。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上交所的设想,商业模式创新、公司治理创新等其他创新型企业,也都属于战略新兴板所服务的范围。刘世安表示,战略新兴产业板对“新兴产业”的认定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时期将有不同内涵。
有专家认为,战略新兴产业是一个动态概念,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内涵和外延,宗旨是始终反映我国经济结构变化。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日益深入和经济转型的持续推进,还将会涌现出许多现有产业规划和市场行业划分无法覆盖的全新行业,其也将纳入到战略新兴板的范围。 (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