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指冲关5000点失败 掉头爆量怒杀逾6%退守4600
2015-09-25 14:12:26 来源:东方财富网
沪指冲关5000点失败 掉头爆量怒杀逾6%退守4600
沪指暴跌6.5%,为年内第二大跌幅,早盘创出新高4986.50后连失4900、4800、4700点三大关口,振幅超7%,石油券商股飞流直下跌逾9%。沪深两市成交额超2.4万亿元,再次创下“世界纪录”。创业板跌超5%,退守3400点。盘面上哀鸿遍野,行业板块尽墨。石油、券商股砸盘,双双跌超9%,“两桶油”均跌逾8%,煤炭、保险、有色、地产、钢铁股重挫超6%,银行股回调超5%。题材股全体飘绿,文化振兴、水利建设、智能电视等跌超8%。
两市共有逾500只个股封于跌停板,总计超2000股下跌,其中1600余只个股跌幅超过5%;但亦有超110只非ST个股涨停。创业板早盘冲至新高3677.32点后,掉头跌超5%,超70股跌停,仅74股上涨。
截至今日收盘,沪指收报4620.27点,跌321.44点,跌幅6.50%,成交12479亿元;深成指收报15912.95点,跌1050.57点,跌幅6.19%,成交11726.54亿元;中小板指收报10851.55点,跌幅6.3%;创业板指收报3432.98点,跌幅5.39%。
消息面上,据港交所公开信息披露,中央汇金于5月26日在A股减持建行和工行,涉及金额分别为19亿和16亿。本次中央汇金共减持建设银行A股2.8亿股,每股作价6.81元,成交金额共计19.068亿元,本次减持后,汇金于建行持股比例从5.05%降至2.14%;与此同时,汇金卖出工商银行A股3亿股,每股作价5.43元,共计16.29亿元,持股比例由46%降至45.89%。
此外,下周年内第七批新股发行,其中“巨无霸”中国核电上市,市场预计冻结资金将高达8万亿,巨额“抽血效应”导致市场震荡幅度异常剧烈。民生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李少君还表示,下周起中国核电等23只新股密集发行,预计冻结资金约8.3万亿元,如果增量资金入场速度不及新股发行速度的话,市场恐将承压。
源达投顾表示,技术面上沪指仍是多方占据优势,均线多头排列,在5000点位震荡对于牛市来说是非常健康的,短期5000点关前震荡属于正常的调整阶段,整体来看牛市格局未变。创业板指数前期上涨幅度较大,短期来看会出现调整趋势,同时KDJ指标出现死叉,投资者注意控制仓位,在板块上可关注军工、一带一路等题材。
分析认为,随着指数快速上涨,市场整固需求也在逐步加大。大盘连续大涨后,短线严重超买,有调整需要,并且大盘短期巨大的涨幅也让上行动力有所衰竭,大盘短期或将以震荡整理为主。主力并没有大规模出逃,剧烈震荡更多是主力对近期获利盘的一次盘中清洗,大盘有望在震荡中上行。
【重磅消息】
汇金年内首次减持四大行
根据港交所披露的公开信息,中央汇金于5月26日在A股场内减持工行和建行,金额分别为16亿和19亿。据数据显示,中央汇金在5月26日当天分别卖出工商银行3亿股,卖出建设银行2.8亿股。这也是汇金今年首次减持“四大行”的股份。
根据港交所披露的公开信息,汇金于5月26日在A股场内减持工行和建行,金额分别为16.29亿和19.06亿元。
根据相关公告,汇金减持工行、建行前后的股份占比分别由46%降至45.89%、5.05%降至2.14%。
业内人士表示,对汇金本次的减持目前不好过早判读对A股市场的综合影响,但短期会有一定冲击。
在一位券商分析师看来:“工行A股市值大约为1.5万亿,本轮减持力度不算大。但是如果后续还有减持动作,就要谨慎考虑了。”
央行料进行1000亿定向正回购回收流动性
关于央行近日进行定向正回购的传言令债市掀起波澜。周四早间,中国银行间债市现券收益率一度冲高,随后涨幅收窄。
据外媒援引消息人士称,央行近期向部分机构进行了定向正回购,期限包括七天、14天和28天;价格方面,则以市场利率定价。
但是定向正回购的具体规模并未可知,报道仅提到,部分大行因资金过多,而又无法提前归还中期借贷便利(MLF),所以转而向央行申请进行正回购,以释放过多资金。按此估算,总的操作量应该逾千亿元人民币。
对此,民生证券分析师李奇霖点评称,定向正回购是资金面宽松的结果,而非央行主动紧缩。申请定向正回购是因为部分机构超储太高,在实体经济有效需求不足,金融机构风险偏好回落背景下,资金无处可去,主动向央行申请正回购。
他还提到,如果资金利率的宽松反映的如果是实体经济有效需求不足叠加金融机构风险偏好回落,正回购开启反而有可能是货币宽松开始的起点。
比如,2014年春节后与当前有相似的宏观经济背景,也出现了市场资金面极度宽松银行主动上报正回购需求,央行开启正回购的状况,但这恰恰是货币宽松的起点,二季度央行持续定向降准、再贷款和PSL助力经济稳增长。
李奇霖认为,正回购开启反映机构买“短”避“长”的心态。机构将多余资金配置选择短期限正回购,也不愿意配置长端,主因是长端受制于持续的地方置换债供给压力:一是招标利率太低挤出机构配置利率/金融债配置需求,资产端收益率吃亏有做窄信用利差的动力;二是地方置换债招标结果良好,最后置换规模可能还不止于这1万亿。但随着期限利差走扩,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下央行也有充足动力维系短端稳定,配置长端安全边际逐渐显现。
[郑重声明]新兰德官方网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